Industry Watch

北国咨观点

北国咨观点 | 关于深化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加快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以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在深化重点领域营商环境跨区域协同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面临诸多短板和不足。本文深入剖析三地营商环境协同发展内部不足和外部差距,围绕机制建设、政策落地等方面,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发展现状

工作机制方面,由京津冀三省(市)发展改革和政务服务部门共同牵头组建专题工作组,涉及三地商务、市场监管、海关、知识产权等84个部门,专题工作组下设“五组一办”,共同保障各项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工作有序开展。目前,三地营商环境协同工作已从协议协作进入到融合落实阶段。

发展成效方面,202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为推进三地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锚定了方向。在“五组一办”机制作用下,京津冀营商环境在商事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水平、区域监管执法、跨境贸易协同、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生态、区域产业协作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定协同成效。截至2024年年底,共推进230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09项从业资质资格互认,新增北京经开区、雄安新区等13个区(市)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等。

二、存在问题

(一)三地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等原因,京津冀三地营商环境差距较大。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营商环境同上海市等地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相对落后,两地排名均在10名以外。近两年,北京市陆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及《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致力于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天津市和河北省也陆续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但三地间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成为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区域总体协同发展水平还不高

相较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京津冀地区营商环境总体协同发展水平还有所差距。产业协同方面,《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显示,100个特色产业集群中,长三角45个,粤港澳大湾区12个,京津冀仅5个。创新发展方面,《中国主要城市群创新发展报告(2024)》显示,京津冀地区创新发展水平落后于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北京创新成果与津冀产业需求的适配度有待提升,区域市场化科技创新发育不足。

(三)协同政策落实成效待提升

当前,京津冀三地围绕促进营商环境协同发展,共计出台了近20份政策文件,但因营商环境协作机制刚性不足,政策措施执行缺乏有效的跟踪评价等原因,导致三地政策落地情况和实施效果不一,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调研结果显示,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核定、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许可等部分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事项仅实现某两地互认或单地认可,未达到政策文件要求的互认程度,在互认政策响应度和执行度上,北京较及时、天津次之、河北相对滞后。

三、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协同联动机制

在现有京津冀营商环境“五组一办”协同工作机制基础上,加强三地创新协同、产业协作等领域牵头部门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专项小组牵头单位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专项领域协同工作机制建设,切实抓好协同改革任务谋划部署。强化三地在区域商事制度、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的规则协同、标准统一和电子证照互认,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以12345企业服务热线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三地企业诉求联动处理机制,提升区域企业服务水平,打造深受企业认可的“京津冀”服务品牌。建立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改革任务督导考评机制,结合区域企业满意度测评,细化量化年度重点任务,探索在三地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中纳入营商环境协同工作,推动京津冀营商环境整体优化升级。

(二)强化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成效

加快京津冀三地信息共享、数据互联、业务协同,探索建设京津冀政务数据共享中台,推动税务、海关等高频数据互联互通。有序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纳入京津冀“一网通办”体系,提升“区域通办”服务质效。由三地科技部门牵头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通过激励政策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清单式推进三地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对接,借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天津、河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及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一链一策”协同发展策略,探索建立专项京津冀产业链培育基金,健全产学研跨区域合作机制,扩大专利开放共享资源库,持续优化三地产业分工协作,发挥金融、科技、空间、人才等资源要素联动互补优势,通过产业链联合招商,推进建链补链强链,提升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三)构建层层落实的政策实施体系

横向上加强三地各领域牵头部门的协同联动,纵向上形成内部各层级紧密衔接的任务落实体系。前瞻性设计与三地营商环境协同发展目标和任务相匹配的组织架构,梳理优化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建立健全责任清晰、层层压实的协同任务执行机制。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针对各层级干部队伍和政务大厅窗口人员的培训与督导,及时讲解传达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营商环境协同改革任务落实落细。

作者介绍

侯灵飞

咨询师

长期专注研究营商环境等领域,深度参与国内多个地区营商环境评估调查、园区治理、企业满意度调查等项目的咨询工作。

编辑:张 华

审核:孙 磊

更多资讯

010-63363998